
一輛半舊的摩托車,兩大包上百斤的郵袋,一只飽經(jīng)風霜的超大“塑料水杯”……這是浮橋郵政局投遞班投遞員翁建忠的最重要的幾件“裝備”。12年來,他每天走60多公里的郵路,累計行程超過26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6圈多。
兢兢業(yè)業(yè)
12年如一日騎行投遞郵路
早上7點,翁建忠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后,像往常一樣趕往浮橋郵政支局,做班前準備工作。
9點30分,“車來了!”喊聲如同令下,老翁和其他幾位投遞員立即沖上前,將一袋袋沉甸甸的裝有報刊、信件的郵袋,拎到作業(yè)場地。
開拆、過數(shù)、套報……此時的作業(yè)現(xiàn)場如同一個競技場,老翁他們個個亮出絕技,整理起來。大家低著頭,靈活的雙手不停地翻折報紙,僅用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將各自當天需要投遞的報刊信件整理完畢。
“我們每天送的主要是報紙,另外也有不少各種商業(yè)函件和匯款單?!蔽探ㄖ艺f,自己今年48歲,2002年開始當投遞員,主要負責時思地區(qū)的郵路,投遞點常年保持在130個左右,郵程每天60多公里。
金華鍛造訂的是《新華日報》、《太倉日報》、《中國環(huán)境報》、時思供電所訂的是《參考消息》、《新華日報》、《蘇州日報》…… 翁建忠告訴記者,在浮橋支局取好、分好郵件只是第一步,自己到時思后還要根據(jù)各投遞點的情況,進一步細分、排好順序,然后再一一投遞到位。為了確保每個點的投遞準確無誤,他在這條60多公里的郵路上一跑就是12個年頭。
默默奉獻
投遞員奔忙在港城大街小巷
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灰,渴了喝幾口隨身帶的白開水,累了蹲在大樹下或道路旁休息一會兒……浮橋郵政局陸姓負責人這樣形容郵政投遞員的工作。在該支局,像老翁這樣的一線投遞員有6個人。他們要擔負5條總長270多公里郵路、500多個投遞點的投遞任務,不管寒冬酷暑還是刮風下雨,他們終日忙碌在140多平方公里的港城大地上。
“像老翁這樣默默奉獻在投遞一線的投遞員有很多。閔寶坤就是其中的一位。2002年前,他參加投遞工作,13年如一日,放棄休息,為郵政事業(yè)而奮斗?!痹撠撠熑苏f,投遞員是一個需要與大自然抗衡的職業(yè)。風、雨、雪、霜、凍,任憑哪一樣也無法阻擋他們的腳步。2008年,我市出現(xiàn)大范圍冰雪天氣。道路嚴重積雪,摩托車沒法騎,投遞員只好背著上百斤的郵包,采取最原始的方法走著一個點一個點投遞,直至圓滿完成當天的投遞任務。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書信方式相互聯(lián)系的人越來越少,但各種商業(yè)函件、匯款單件的數(shù)量并未下降。投遞員的工作量沒有減少。正如該負責人所言,在這些投遞員眼里,把每封信件、每份報刊準確、及時地送到群眾手中,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
把每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正如該負責人所言,10多年來,翁建忠、閔寶坤這樣的投遞員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弘揚了一種不平凡的敬業(yè)愛崗、盡心盡力、勤奮工作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與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