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信息:2015年11月5日聽《當前時事分析與熱點問題探討》有感(一)
孫波
今天,聽了謝維儉教授講了《當前時事分析與熱點問題探討》,從歷史、政治到經濟,講了很多,很多地方都有獨到的見解,讓我受益匪淺。
一、關于國家的思考
一邊聽,一邊思考著一些關于“國家”的問題,什么是發(fā)達國家?什么是發(fā)展中國家?為什么會有貧富差距?國家之間關系又是以什么為基礎的呢?現(xiàn)在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與大家交流。
什么是國家?拋開百度百科上那些冗長的解釋,我覺得國家就是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社會組織形式。國家的根本任務有兩個就是:對內,保持內部秩序,對外,謀求本國的利益。基于這兩個方面,一切關于國與國之間的問題,矛盾或者協(xié)作的本質,就都顯露出來了。
很明顯,保持內部秩序和某求國家利益是相輔相成的,從原始部族開始,部族首領只有帶領部族成員獲得富足的食物、水、保衛(wèi)或者擴大自己的領地,才能讓部族成員團結穩(wěn)定,而團結穩(wěn)定的部族成員又同時提升了生產力和戰(zhàn)斗力。
雖然經歷了數(shù)萬年的歷史,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但是其實,以國家為單位的各個人群,依舊和原始社會一樣,是為了占據和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地位而戰(zhàn)斗著的。
二、“幸福”資源守恒定律
舉一個例子,一共有三個蘋果,兩個人分,一個人如果搶了兩個,那另一個人就只能吃一個了?;蛟S有人說,那不對,生產力發(fā)達了,物質財富是可以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豐富的,大家都能吃到更多蘋果。我要說的是,我例子里的蘋果,指的不是物質財富,而是精神上的幸福指數(shù)。三個蘋果的時候,吃到兩個蘋果的人,幸福滿滿,而只有一個蘋果的人則愁眉苦臉。如果蘋果變成三十個,也是一樣,一個人搶了二十個,另一個就只能吃十個,吃了十個的人同樣不甘心的痛苦著。
好了,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以及落后國家的概念就從這個吃蘋果的故事中產生了。2015年的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民的生活,可以說比1980年的發(fā)達國家的人民的生活強了好幾十倍,比如有空調、手機、電腦,交通也更便利,等等。但是,2015年的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們依舊是羨慕和向往著某些發(fā)達國家的生活質量。因為人們的幸福感,除了來自自身的感受,還源于和他人的比較。
看過一個電影,叫做“血鉆”,從影片中,我們看到,造成那璀璨背后令人不寒而栗的罪惡被真實的呈現(xiàn)。把整個地球的人類活動看成一個封閉的空間,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類需要付出代價來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付出的總量一定時,收獲的總量也是一定的。人們的付出可以有:辛苦的勞動,時間,健康和生命,精神的壓力等等。人們的收獲可以是:食物,物質財富和服務,更舒適的生存環(huán)境等等。
但是,比較一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人們。有些地方的人們,在巨大的壓力下辛勤勞作,只能勉強生存,還要飽受疾病和戰(zhàn)亂之苦,有些地方的人卻能享受安逸的生活,豐厚的社會保障,健全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這是為什么?是發(fā)達國家的人們具備了獨自維持這種生活的能力嗎? 如果把和平、安逸、健康、等比作那三個蘋果,他們就是吃到了兩個蘋果的人,多吃的那個蘋果,其實是從別人手里搶來的!
三、國家的使命就是幫助自己的國民去搶那些數(shù)量有限的蘋果。
當我們把“痛苦”定義為付出,而把“享受”定義為收獲,我認為,在整個人類社會,付出的總量一定時,收獲的總量也是一定的。這些發(fā)達國家,不是他們自己獨自具備了“享受”的能力,而是通過把“痛苦”轉嫁到他國身上來實現(xiàn)的。
電影“血鉆”中,一邊是非洲礦工的苦難,時時刻刻面臨著生存的危機。一邊是美國奢靡的富人,光鮮亮麗的貴婦一擲千金追逐著鉆石的璀璨,形成鮮明的對比。電影反映的這樣的差距似乎太過殘忍,現(xiàn)實則要隱晦很多,但是卻改變不了國家是代表著國民利益在世界的競技場上角逐的本質。
把戰(zhàn)爭丟給別人,把痛苦丟給別人,自己攫取利益,這些顯而易見的、肆無忌憚的行為可能只有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才明目張膽的做。然而,爭奪蘋果的行為也可以更加隱蔽。
四、豬是怎么變?yōu)槿祟惖氖澄锏??因為好吃嗟來之?/strong>!
10多年前,我在蘇州園區(qū)的一個美資軟件公司做事,項目主要來自紐約總部的外包,由于工作關系,需要和美方的同事溝通,還記得他叫Andy,一次談及他的工資,我說我是2500,他說他也是,仔細一問才知道,他是美元,我是人民幣,那就是8倍多了。而工作上,他要負責設計功能架構,研究系統(tǒng)的核心策略,我呢,只需要根據他發(fā)來的Email的要求編寫模塊代碼,可以說,他的工作更有創(chuàng)新價值,更有自主性,精神上也更加愉悅,而我的工作則枯燥死板。
今天謝教授也說到了改革開放初期的“三來一補”,就是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結合現(xiàn)在的國內發(fā)展的所謂“服務外包”,讓我有所思考。
人和豬都是自然界的動物,人從原始人變成了現(xiàn)代人,不論生存和更快樂的生存的能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而豬卻變成了永遠不能壽終正寢的人類食物。這是為什么?因為它們在被人類圈養(yǎng),每天吃著嗟來之食的那一刻起,就放棄了自身的進化!
(未完待續(xù) —— 2015年11月5日)
五、閉門造車和閉關修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