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 琦/文 計海新/圖
在布魯特烘焙坊,記者看到兩幅畫,一幅是《奧黛麗赫本》,一幅是《餐桌上的面包》,讓記者感到驚奇的是,這兩幅畫的“紙”是兩塊黑板,筆是彩色粉筆,是有人用粉筆在黑板上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且在黑板上畫出了油畫的效果。
“畫得真好,太像了!”“好久沒看見過這樣的粉筆畫了”……到店里的顧客看到粉筆畫后都嘖嘖贊嘆。
這些畫是誰畫的?店員告訴記者,這些粉筆畫是德資企業(yè)的一個員工在這邊畫的。通過別人的引薦,記者見到了這些畫的作者湯大偉,上海人,一個陽光的80后,學的是計算機,在海瑞恩精密技術(太倉)有限公司做網(wǎng)絡管理工作。
“我就是喜歡畫粉筆畫,其實畫得也沒有那么好……”面對稱贊,湯大偉一再搖手。湯大偉告訴記者,他是烘培坊的???,有一次店主知道他學過繪畫,請他做個黑板價目單,看到效果還不錯,就想起來嘗試畫畫粉筆畫。
湯大偉從小喜歡繪畫,學過國畫、素描、油畫等,老師曾推薦他去上美院,可事與愿違,后來選擇了學習計算機。
“出黑板報是小時候的記憶,那個時候用簡單的粉筆就可以在黑板上創(chuàng)作出非常豐富的內容,當時在黑板上畫粉筆畫是對自己繪畫能力的肯定,而現(xiàn)在黑板都少見了,粉筆畫更很少能看到了,重新拿起粉筆繪畫也是對兒時記憶的致敬。”湯大偉介紹說,粉筆繪畫跟我們兒時的那份記憶有點區(qū)別,但是從創(chuàng)作的方法來說都是一樣的。
實際上,現(xiàn)在的粉筆畫不同于學校黑板的粉筆畫,其更為復雜,人們能看到的多為展現(xiàn)在街頭的3D立體粉筆畫。
湯大偉展示給記者看他的第一幅粉筆畫作品《酒杯》,實際效果跟素描差不多,技法也與素描手法大致相似。記者看到,湯大偉畫粉筆畫的工具也非常簡單:可塑性橡皮、普通橡皮、抹布,當然還有粉筆。
要完成一幅粉筆畫需要構圖、打底,然后再分層上色。“現(xiàn)在粉筆都很難找,而且材質比較差。畫粉筆畫最難的就是顏色上不去,顯得上色不均勻。”為此,湯大偉自己琢磨想辦法,他嘗試把粉筆浸在水里然后再畫,結果效果好很多。
除了上色,粉筆畫的配色也是一個難點。“粉筆的顏色較少,都是找接近的顏色畫的,像《餐桌上的面包》中面包的顏色是八根粉筆疊層涂出來的。”湯大偉表示,粉筆畫越是細節(jié)越難畫,即使一幅簡單的粉筆畫都要畫上一個多小時,一幅肖像畫更是要畫上四個小時。
雖然困難不少,但湯大偉樂在其中,每個星期他都要畫上兩幅。“剛剛開始吧,現(xiàn)在還是學習階段。”湯大偉謙虛地說。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完成了7幅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最近還在創(chuàng)作星球大戰(zhàn)系列的粉筆畫。
湯大偉的粉筆畫得到了朋友的追捧,好多人要求他創(chuàng)作后作為禮物送人,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很多人以為粉筆畫不好收藏,其實收藏粉筆畫很簡單,在畫的外面涂一層清漆就可以把畫很好地保存下來。”湯大偉表示,如果遇到不滿意的畫作,他也會毫不留情地擦掉,即使這幅畫花了很多時間。
對于粉筆畫,湯大偉表示,他將繼續(xù)創(chuàng)作下去,作為業(yè)余時間的一個放松。雖然前一階段湯大偉剛升級做父親,照顧孩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妻子也很支持湯大偉的創(chuàng)作。“其實,粉筆畫也有很多創(chuàng)作手法,比如線描法、排線法、點畫法、平涂法等,很多都要學習。” 湯大偉說,為了提高技藝,他時常會逛逛粉筆畫論壇,欣賞畫作,和網(wǎng)友交流心得。
“粉筆畫在國外很流行,一些街頭的3D立體粉筆畫可以亂真,但國內畫粉筆畫的人越來越少了,如果沒有人去喜歡、去傳承這些文化,將來我們只會變成國外文化的圍觀者。” 湯大偉希望有更多人能參與其中,讓粉筆畫延續(xù)下去。
知識鏈接
粉筆畫,就是用特制的粉筆在附著力較強的黑板或紙上繪成的畫,又稱粉畫、色粉畫,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其特點是不透明、無光澤,并易于掌握,通過勾、擦、揉、抹,可以產(chǎn)生清新明麗、豐富細膩的色彩效果,可以表現(xiàn)復雜的環(huán)境氣氛,也可以精細入微地刻畫形象的質地肌理。
粉筆畫在歐洲有著悠久的歷史。事實上,它是意大利的傳統(tǒng)藝術形式,遠在16世紀達芬奇等人已開始運用,17世紀推廣到歐洲各國并成為獨立畫種,18世紀空前繁榮。印象主義畫家們更把它推向一個新階段,充分發(fā)揮了其藝術表現(xiàn)力,可惜至20世紀初漸被遺忘,直至1973年,一間教堂請來街頭藝術家為教堂創(chuàng)作街頭立體畫,這種藝術才再度復興。街頭立體畫是一種極具視覺沖擊的變形藝術,但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合乎邏輯的透視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