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信息:趙 勤
【摘要】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是基層工會工作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伴隨著工會組織的產生而出現(xiàn)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在整個工會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新形勢下,隨著中央廉政建設的加強和工會經費開支的從嚴控制,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意義更為重要,強化財務管理工作對工會組織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基層部門工會財務 加強規(guī)范 預算管理
工會,是黨與廣大職工群眾進行聯(lián)系的橋粱和紐帶,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工會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工會財務管理是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特別是政府基層部門(縣級政府的各職能部門)與基層群眾緊密相連,一舉一動都在群眾的眼里,加強工會的財務管理工作意義重大,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去實踐。因而,結合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和維護職工權益的要求,開展基層工會的財務管理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政府基層部門工會財務管理現(xiàn)狀
(一)政府基層部門工會財務管理概況
這些年來,總體上政府基層部門工會財務管理較為正規(guī)。在執(zhí)行財務制度方面,各基層工會會計能夠履行《工會會計制度》,理解會計科目核算內容,熟練掌握工會會計報表的編制、核算和上報。對工會的資產和債務做到賬實相符,確保工會資產不流失。能夠積極組織工會收入,合理安排工會支出;在組織人員方面,工會會計、出納能夠分設,基本做到了錢賬分管,支票與印章分開管;在開展活動的支出方面,一般都能夠取得合法的票據,有經手人、證明人和審批人的審批手續(xù)。購置大額的活動獎品或資產,都組成采購小組或招標小組進行采購,屬于政府采購項目的必須按照政府采購程序辦理。工會支出大多數能夠服務于職工活動和服務于中心工作,著重用于職工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和工會宣傳等方面。
(二)太倉人社局工會財務管理情況
以近三年來太倉人社局工會財務情況來看,總體上財務管理較為規(guī)范。一是嚴格按規(guī)定支出費用。2015年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撥繳工會經費收入51.08萬元(其中:行政補助收入10萬元),經費支出75.21萬元,主要用于逢年過節(jié)的慰問品、職工活動支出;2016年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撥繳工會經費收入66.18萬元(其中:行政補助收入13萬元),經費支出73.3萬元,主要用于逢年過節(jié)的慰問品、職工活動支出、業(yè)務支生日慰問等;2017年1-9月份各機關事業(yè)單位撥繳工會經費54萬元,經費支出45萬元,主要用于逢年過節(jié)的慰問品、職工活動支出、生日慰問等;二是總體規(guī)范但存在監(jiān)管脫節(jié)現(xiàn)象。雖然每個年度都按要求做預算,但也只是根據工會經費撥款的規(guī)定做足收入預算,再根據收入安排支出預算。從2015年開始,規(guī)定職工逢年過節(jié)的慰問品在工會列支,為了保證職工福利待遇,將編制經費預算的方法由以收定支改為以支定收。雖各機關事業(yè)單位計提撥繳經費能夠足額撥付,但只能滿足保證職工福利待遇的支出。用于開展各項活動的經費明顯不夠,而各單位也因行政經費情況不能更多給予行政補助,從而年終決算時出現(xiàn)當年虧損情況。總體工會經費的預算在編制過程沒有履行預算編審程序,未經工會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只是報經費審查委員會同意,與工會實際工作有所脫節(jié)。工會財務在日常工作中能按照財經紀律要求,做到工會會計、出納能夠分設,做到了錢賬分管,支票與印章分開管;嚴格執(zhí)行審批手續(xù);對工會的資產和債務做到賬實相符,確保工會資產不流失。但在重大開支上沒有工會經審委員會的確認,缺少監(jiān)管程度。
二、政府基層部門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工會財務管理人員不規(guī)范
財務管理規(guī)章制度最終要由財會人員來執(zhí)行,選配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較為適應的財務人員,對于做好基層財務管理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領導不夠重視和單位編制限制,很多工會組織沒有按規(guī)定配備專職的財務人員,導致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混亂,有的部門工會財務人員直接由工會領導兼職,具體幡是委托相關機構代理,沒有設置審核程度,從而讓工會經費脫離監(jiān)管。由于基層工會的財務人員專業(yè)性不強,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管理工作相對比較弱,存在著有人員,但工會財務知識缺乏;有管理制度,但執(zhí)行力不夠;有預算,但不能準確反映工會工作等情況。
(二)基層工會經費收繳不足
工會經費不能應收盡收,一些工會對工會經費的收繳工作不重視,不能按時收繳會費,導致部分工會組織出現(xiàn)嚴重經費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對工資總額理解的含義不清,一些單位只按基本工資作為工會收繳經費基數,應列入收繳基數的沒有全額納入;二是各單位能保證對職工福利部分的經費進行撥繳,而對于用行政經費補助用于開展各項工會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也多以行政經費緊張為由,能少給就少給或者都是不給。三是部分單位對工會經費撥繳存在隨意性,沒有把它作為應盡義務,而視為給工會的“恩賜”,有意避高就低,以實發(fā)工資代替應發(fā)工資;四是沒把所有職工納入工會管理,只繳正式職工工資總額部分的工會費。這些單位不但少繳了工會經費,同時還在開展工會活動中將非正式工排除在外,使工會職能不能全面得以發(fā)揮。
(三)對基層工會業(yè)務指導和預算管理不到位
由于單位編制或領導重視程度等原因,很多基層工會組織沒有按規(guī)定配備專職的財務人員,這就導致基層工會組織財務人員的業(yè)務素質良莠不齊。而基層工會財務工作往往僅僅著眼于收繳工會經費的層面,缺乏日常監(jiān)管。對于基層工會的財務人員和財務主管領導,更缺乏有關法律與財務規(guī)章制度的培訓與指導。少數工會領導只注重資金來源與去向,不重視經費的計劃性與合規(guī)合法性,即使年初單位有預算,也很少過問財務年度計劃,資金使用的具體安排,預算表都是財務人員自己參照上年度編制,形式上完成上級任務,預算就成虛構。
三、加強政府基層部門工會財務管理的建議
加強基層工會的財務管理工作, 需要從思想上提高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yè)素質,還需要加強監(jiān)督管理。
(一)加強人員配置和財務知識培訓
由于基層工會財務人員有行政人員兼職的現(xiàn)象,對工會經費的財務核算與管理能力相對薄弱,也就是按照會計制度記個帳,對工會工作、組織活動所需經費的使用安排不清楚。首先,在人員配備上,工會財務人員最好是工會委員會委員,能掌握工會工作情況,及時了解工會組織開展活動的經費需求,以及根據工會工作安排好工會經費,做好工會預決算管理。其次,要做好后續(xù)的培訓工作。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新的財會法規(guī)不斷出臺,因而不僅要抓好崗位技能繼續(xù)教育,還要強化新法規(guī)的學習培訓。上級工會組織也可以利用召開財務工作分析會,提出問題加以分析和解決;也可以開展不定期的業(yè)務培訓,強化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以及財務管理專業(yè)知識培訓等形式來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加強財務管理制度的規(guī)范執(zhí)行
基層工會要根據國家有關工會財務制度,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工會財務核算辦法、資產管理、經費收繳管理與使用等相關內部制度,包括經費預算管理制度、工會經費審查和監(jiān)督制度、經費獨立管理制度、經費使用審批制度、資產使用及處置制度。一是經辦人員要盡到把關責任。內部會計控制執(zhí)行中,重審批程序,輕內部審核,認為只要工會負責人簽了字就可以報銷,缺少對所發(fā)生事項憑證真實性、合法性、合規(guī)性的審核,容易出現(xiàn)違規(guī)違紀。所以,經辦人員要根據職責加強審核,勇于按照職責要求向領導說明,向組織反映;二是經審委員會要加強審查。經審委員會要應明確規(guī)定工會經費的使用原則、開支范圍等,對原始記錄進行審核,加強監(jiān)督。真正做到經費使用與管理既能統(tǒng)籌兼顧又能保證重點,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預算管理,民主理財。在制度執(zhí)行上,要強化經審委員會跟蹤檢查,可通過開展不定期的內部檢查或內部審計工作,以提高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力。
(三)加強基層工會經費的預算管理
工會經費預算是工會工作計劃的資金反映,是落實工會工作目標的保證。它反映了工會經費使用的范圍、規(guī)模和流向。一要加強經費預算工作?;鶎庸攧找鶕ぷ鞯目傮w思路,做好工會預算,并經工會委員會和經審委員會討論決定。同時要堅持收入管理與支出管理相結合、過程管理與結果管理相結合,把編制與執(zhí)行預算作為一項主要工作落實到年度計劃之中,并要堅持從工會整體利益出發(fā),嚴格執(zhí)行財務預算制度。要按照統(tǒng)籌兼顧、收支平衡、量入為出、略有節(jié)余、保證重點的原則,來做好本單位工會經費的預算工作,增強工會經費使用的合法性、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二要及時足額收繳工會經費。有充足的經費,才能夠從物質上保證工會各項工作的開展,切實維護職工的權益,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使職工感到工會確實是自己的組織,從而增強工會的凝聚力,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工會組織維護職能,用好工會經費,真正體現(xiàn)出工會經費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同時也要發(fā)揮工會組織的教育職能,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三要加強工會支出過程管理。強調過程管理,就是要求工會財務部門對工會組織每一項大的經濟活動都要提前介入,實現(xiàn)全過程動態(tài)參與。即工會財務工作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工會各項活動,通過對工會組織每一項大的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動態(tài)把握、動態(tài)參與,及時有效地制止和糾正違紀違規(guī)及不規(guī)范行為,保證所有資金都能得到正確使用;工會財務人員要不斷掌握工會各項工作、活動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調結果管理,即要求工會財務部門對每一個建設項目的完成情況,對每一個資金使用方案都能給予科學、準確的評價和考核,及時提出進一步完善的意見和建議??傊?就是要通過過程管理和結果管理兩相結合,有效防止經濟損失情況的發(fā)生,使工會財務工作為工運事業(yè)的發(fā)展當好參謀、把好關口、理好財、當好家。
【參考文獻】
1. 陳浩,“工會經費預算管理的問題及對策”,《中國工會財會》2013年。
2. 易麗鵬,“對提高工會經費預算管理水平的思考”,《中國工會財會》2013年。
3. 朱雪絨,“談加強工會財務工作”,《中國工會財會》2013年。


